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山水畫家王興堂先生,以筆墨為心印,行走于天地畫卷之間。其筆下丘壑雄渾蒼茫,云靄流動生姿,尺幅間盡顯山河氣魄與時代風骨。他深耕傳統(tǒng),尤重積墨之法,于渾厚中見華滋;更融匯時代精神,使點線交響間流淌著深沉的故土情思與人文關懷。王興堂的丹青志,是以蒼潤兼濟的筆意,映照壯麗山河、抒寫時代氣象的無聲詩篇。
王興堂,男,本碩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1998—2003年任教于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藝術學院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文化部青聯委員,美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山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畫院青年畫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工作室創(chuàng)作指導教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寫意畫院山水畫導師,水墨品質山水畫工作室導師。
山韻系列之——有無之間
2012年 145-360cm 紙本水墨
泰岳無聲——人文東岳
145x360cm
泰岳無聲——澄懷觀化
145x360cm
《紅色太行》190x180cm
以林泉之心觀道——張志民評
中國山水畫貴在與山水言、為山水圖真、為山水傳精神、以山水來寄托情感體悟自然之道,這是山水畫彌久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山水畫之所以為山水畫的本質特性。因此,要評判一位山水畫家的作品好壞與否,首先要看它是否具備山水畫的這種特質。王興堂的山水畫作品就具有傳統(tǒng)山水畫這種功能的雙重性:一方面它首先是山水畫,具備了濃郁的山水畫的特質,另一方面它也表現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彰顯著作者的林泉精神。林泉精神幾乎是中國文人固有的一種文化情結,它夢幻般溶解在中國文人的血液中,把人引到一種虛無飄渺的理想狀態(tài)里。相對于現實的社會也許它太虛渺、太理想化了,可事實上無論古今中外都是那些虛幻理想的東西在引導著人類的腳步不斷向前向前?!暗馈笔橇秩竦暮诵?,中國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沒有不參禪問道的?!暗馈笔鞘裁??“道可道,非常道”,“恍兮,惚兮”,不可言傳,但它卻無時無處不在,它在孩子的笑臉上,它在含苞的枝頭上,它在流水飛云間……它就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力量,它具體存在卻又看不見摸不著。中國的藝術把它視為藝術品的生命,有了它作品就有了鮮活的生命力,否則就形同枯木灰焦。好的中國畫作品的形式必然是帶有這種生命力的形式,決不是純粹的符號化的東西。山水畫是體現這種“道”的最好載體。因此,評價一幅山水畫作品的好壞首先看它在意境上、筆墨上是否體現了這種運動著的“道”,即是否具有生命的張力。我認為王興堂的山水畫作品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一直以來他的畫面氣韻生動自然,通過墨的潑、積與筆線的勾、皴、擦、染、點等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或氤氳、或明凈、或濃重、或淡雅、或深厚、或蕭瑟……都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機以山水畫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能做到這一點,除了畫者對傳統(tǒng)山水畫、山水畫技法有很深得研究與把握以外,還必須具備很高的體道精神,能深刻體悟到大自然中的林泉精神。我認為王興堂是一個具有林泉精神的人,他有傳統(tǒng)文人的文化情結,廣讀詩書、深悟傳統(tǒng)、為人散淡,專注于山水畫而心無旁騖。他以“形神兼?zhèn)洹钡纳剿蜗笫銓懰纳剿閼?。在山水畫領域里,“形神兼?zhèn)洹钡淖髌樊斠运未剿嫗榈谝?。宋代文人士大夫為了實現“不下廳堂”而能“笑傲林泉”的美好愿望,創(chuàng)造了“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山水畫,極力為山水“圖真”,無論大山大水還是小橋房舍都刻劃的極為細致逼真,創(chuàng)造了山水畫古典美的最高境界,可謂是中國畫“形神兼?zhèn)洹彼囆g的典范。王興堂很喜歡宋畫,他認為宋畫端莊、雄渾、神秘,具有紀念碑式的神圣,是一首歌頌大好河山的永不衰落的歌。因此,他潛心揣摩宋畫,從中吸取了很多營養(yǎng)。他的許多寫生作品就是汲取宋畫的渾厚,通過一遍遍的積墨表現一種深邃厚重的感覺。他的山水畫作品畫面布景結構嚴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宇一人都刻劃得非常細致到位,用生動典型的形象來表現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同時,他的筆墨功夫極好,或潑墨淋漓、或積染有度,用筆或激揚、或沉厚、或散淡、或蒼茫,無不生動自然,躍然紙上,使觀者怦然心動,為之叫好。
《山魂組畫》40x60cmx4
《蒙山組畫》40x60cmx4
《深山幽居組畫》40x60cmx4
王興堂山水畫簡評
王興堂先生所學所教的專業(yè)是中國畫,尤擅山水, 其作品渾茫沉雄酣暢恣肆,既能深入傳統(tǒng),胎息前賢,繼承古法;又能勤于寫生,師法造化,自成家數。主要特點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用筆用墨沉實空靈,法度嚴謹,從勾線、皴擦到點染、描寫,蒼而潤,老而秀,八面用鋒,流盼婉轉,層層復加,筆筆相生。如石濤所云:“隨意一落,隨意一發(fā),自成天蒙,處處通情,處處醒透,處處脫塵”。觀興堂作畫,佳妙處約略似之。其二,摹古取法,寫生取意,趣生法外,境由心造。多年來,興堂走遍大江南北,得寫生稿無數,為其創(chuàng)作積累了重要的基礎素材。其三,胸有丘壑下筆生奇,章法構圖自然多姿。興堂作山水因胸有丘壑故涉筆生趣,雖不故作安排雕琢,但往往無意之中位置經營佳構迭出。初看滿厚塞實,細審則疏密相間云煙氤氳,得天地山水之靈氣。興堂年屆不惑,正當盛年,基礎好,路子正,又聰慧勤奮,相信他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一定會取得真正的成功。古賢有云:“圣人含道暎物,賢者澄懷味象”,藝道唯堅,任重道遠,興堂加油!
(于明詮)
《大岳風組畫》35x70cmx4
《大岳風組畫》35x70cmx4
《大岳風組畫》48x36cmx4
【責編 李鵬】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04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04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