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月28日,由湖北中佳文化藝術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佳美術館和湖北美術學院當代中國畫創(chuàng)研中心承辦的“書畫合璧--陳傳席劉闊師生作品展”將在武漢中佳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展出美術史家陳傳席及其弟子劉闊的精品佳作近百件,以丹青筆墨呈現(xiàn)當代中國書畫薪火相傳的文脈。展覽持續(xù)至5月18日。
展 覽 前 言
文/楊維民
江城如畫,墨韻流芳。值此初夏時節(jié),武漢中佳美術館策劃呈現(xiàn)一場特殊的藝術對話?!皶嫼翔怠悅飨瘎㈤煄熒髌氛埂保缘で喙P墨呈現(xiàn)當代中國書畫薪火相傳的文脈?,F(xiàn)場展出陳傳席教授的書法真跡與劉闊的花鳥畫新作近百件,精彩演繹筆墨精神與詩性意境的交響共鳴。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笨梢娭袊鴷ㄅc繪畫的意境氣韻自古就互為表里。
陳傳席教授治學近七十載,所著《六朝畫論研究》、《中國山水畫史》數(shù)十部經(jīng)典著作,彰顯史家眼界。治學之暇,留心翰墨,其書法以金石氣為骨,以文人氣為魂,篆隸行草皆見古法精髓,筆墨間承載著文史哲的深沉回響,展現(xiàn)了六法精義與文心詩性的渾然交融。
作為陳傳席教授的得意門生,劉闊博士以"師心不蹈跡"的創(chuàng)作自覺,在花鳥畫領域開辟新境。其作品承宋元文人畫之格調,融會明清工寫之傳統(tǒng),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平衡中,探尋傳統(tǒng)繪畫的現(xiàn)代表達。意之酣暢,墨之蒼潤,立意涉筆,無不滲透著"以書入畫"的學術理念。陳傳席與劉闊師生二人的書畫作品,展現(xiàn)著"理論研究--學術著述--藝術創(chuàng)作"三個維度的傳承。
此次展覽的學術分享環(huán)節(jié),劉闊將攜新著《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名家研究叢書·王夢白研究》在楚商大講堂向聽眾講述中國畫流派傳承與變遷的歷程,從現(xiàn)代語境帶領聽眾感悟中國傳統(tǒng)藝術如何在風云變幻的百年歷史中煥發(fā)新生。
江漢湯湯,文脈泱泱。這場跨越師生兩代的藝術對話,展現(xiàn)中華文化基因星火傳承之美。愿觀者在墨香雅韻中,感悟筆底春秋的千年文脈,見證中國藝術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永葆生機的精神力量。
2025年初夏寫于京城嘉苑
參展藝術家
陳傳席丨《鴻業(yè)永固》34×70cm 2025年
陳傳席丨《以藝弘道》34×70cm 2025年
陳傳席丨《讀書養(yǎng)氣》34×70cm 2025年
劉闊丨《草塘風細》33x90cm 紙本設色 2020年
劉闊丨《春風常駐尺幅間》33x90cm 紙本設色 2020年
劉闊丨《云松高棲》33x100cm 紙本設色 2020年
【責編 李媛】
?新華社2023-05-24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18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