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祁巖超
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yī)師,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學研究院院士,國家突出貢獻專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澳科大生命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廣州市坤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曾任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生物治療中心主任,南醫(yī)大代謝科學研究院細胞治療研究所所長;兼任國際神經修復學會理事,亞太精準醫(yī)療行業(yè)聯盟智庫專家,全國名醫(yī)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協會委員,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干細胞委員會委員,中國醫(yī)師協會神經修復委員會理事,中國醫(yī)協抗衰老神經修復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科技獎評審委員,中國醫(yī)師網健康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特邀專家,廣東省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廣州抗癌協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省醫(yī)療衛(wèi)生高級職稱評審委員,《美國中華醫(yī)學與管理雜志》編委,《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副主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常務編委等。
據國家癌癥中心2020年報告:由于環(huán)境惡化等因素,導致全球每年新增癌癥患者2000多萬,我國2020年新發(fā)病例457萬,占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的23.7%;當年死亡病例達300萬,約占全球的30%。癌癥已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殺手。
腫瘤的治療任重道遠,美國政府曾把“向癌癥宣戰(zhàn)”作為基本國策之一,15年投入25億美元,但結果不令人滿意。20年后結果:腫瘤5年生存率提高4%,但發(fā)病率卻升高7%。在我國,腫瘤的三大傳統療法都有其瓶頸和弊端。湯釗猷院士提出,小肝癌切除例數20年來增加了10倍多,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卻沒有明顯提高。傳統的放療化療或可帶來反作用,因為放療和化療治癌也可能致癌;中國醫(y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會長王天佑教授指出,目前肺癌的切除率為70%-97%,可肺癌總的5年生存率僅為8%-11%。肺癌的外科治療可能已達極限。
相比之下,近年來腫瘤生物治療卻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小組認為腫瘤的生物治療已成為三大技術之后的第四大療法,也是最有可能治愈癌癥的方法。
在過去的20多年中,自體免疫細胞已普遍用于腫瘤的治療,然而,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臨床療效未盡人意:有效率平均在30%以下。
創(chuàng)新專利,引領癌癥治療前沿技術
2016年5月19日荷蘭科學家在全球頂級科學雜志《自然》雜志上發(fā)表的《向“健康人”借免疫力對抗癌癥》的文章,設想用健康人(異體)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可行性和廣闊前景。同期韓國科學界也提出這一設想并發(fā)表論文。2016年9月26日在深圳召開的“第九屆生物治療學術大會”上,我國著名專家提出,“健康人免疫細胞”將是今后治療腫瘤的努力和發(fā)展方向。2017年發(fā)表在另一全球頂級科學雜志《Science》的一篇文章提出:或可借用“他人免疫細胞”,即健康人的免疫細胞將是癌癥免疫療法的重大突破?!禨cience》上的這項研究讓癌癥免疫療法又向前邁了一步。荷蘭癌癥研究所和奧斯陸大學醫(yī)院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即使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不能識別和對抗自身的腫瘤,其他健康人的免疫細胞也許可行。
什么是健康人CIK細胞生物療法?
健康人CIK療法是基于自體CIK生物療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改進,并實現了質的飛躍的先進療法。
健康人CIK是提取特定健康人的外周血單核細胞,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在實驗室制備成的一種T淋巴細胞和NK細胞雙陽性細胞。它的增殖速度是患者自體的6-10倍以上;抗癌殺癌能力是患者自體的1.5-2.0倍以上;殺癌譜廣,對耐藥的癌細胞殺傷力更強,而且有明顯抗病毒,細菌和抗衰老作用;這種雙陽性細胞被稱為超強抗癌細胞,把這種超強抗癌細胞輸注到患者體內用來殺滅癌細胞的療法在臨床上被稱為:健康人CIK細胞療法。
健康人的免疫細胞無時無刻的在清除自身由于各種原因產生的癌細胞,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免疫正常的健康人不會得癌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腫瘤患者之所以會患腫瘤(癌癥),就是因為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免疫細胞不能及時清除癌細胞而導致癌細胞發(fā)展的結果。
祁巖超教授的“健康人CIK免疫細胞治療腫瘤”專利技術,在臨床上成功使用十五年,超過2萬人次使用,他介紹說,從他的臨床經驗看,有效率80%,安全性百分之百,比國際上同行提出的最新設想和理念先進十年。
與國內外普遍開展的自體CIK技術及目前國家先進的CAR-T技術相比,優(yōu)勢明顯:
——該專利技術打破了腫瘤的“免疫編輯”,實行“異地執(zhí)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績。
有些人為什么會得癌癥?主要是自身的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成了“戀人”或“朋友”,免疫細胞不忍殺滅腫瘤細胞,這個過程叫“免疫耐受”。腫瘤細胞也是非?!奥斆鳌钡模瑸榱颂用撁庖呦到y的追殺:要么使抗原變異,要么基因變異,就好比壞人偽裝成好人,以至于免疫細胞無法識別腫瘤細胞,這個過程叫“免疫逃逸”。美國專家稱以上兩種現象(過程)是“免疫編輯”。由于患者自體免疫細胞不能識別和殺傷自體癌細胞,這可能也是自體CIK細胞治療腫瘤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相較之下,“健康人CIK細胞”有其六大顯著優(yōu)勢:
“健康人CIK細胞治療腫瘤”技術正是打破了“免疫編輯”,借用正常健康的免疫細胞識別并殺滅患者體內癌細胞。
——細胞增殖速度快、數量多:同樣培養(yǎng)時間內,健康人CIK細胞數量是腫瘤患者免疫細胞數量的6-10倍(下表)。
——殺傷腫瘤細胞能力強:體外試驗證明,健康人CIK細胞對K562和Lovo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是腫瘤患者自體CIK的1.5-2.0倍(下表)。
——適用范圍更廣:對于放、化療后,周圍血象過低,不能用自體CIK細胞治療的患者,仍可用健康人CIK細胞治療。對不適于三大常規(guī)治療(手術、放療及化療)的腫瘤患者,如年老體弱伴心、肺功能不全,或合并肝硬化的腫瘤患者等,均可考慮健康人CIK免疫細胞治療。
——使用方便:不需要自體免疫細胞的動員、采血、培養(yǎng)等15-20天的等待,可常規(guī)培養(yǎng)一定量的健康人CIK細胞,如有患者需要,可在1-2天內接受治療,有利于提高療效。
——安全有效:該項技術的核心是向患者輸注健康人異體的CIK細胞,CIK細胞又叫NK樣T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是殺傷惡性腫瘤的重要效應細胞,同時也是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主要細胞。理論上講,輸入異體T細胞會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在此問題上,祁巖超教授說,他的專利技術能夠避免這種風險,保證安全。
——臨床效果好:這也是所有醫(yī)務工作者追求的主要目標。祁巖超教授在臨床研究中總結到:自體CIK有效率為20%,健康人CIK為80%。而且,目前臨床上所有方法(包括自體CIK)治療無效的晚期腫瘤患者,均可使用健康人CIK,某些晚期腫瘤患者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與目前國際最領先的生物免疫技術CAR-T相比:
——祁教授專利技術抗瘤譜廣,適應多種實體瘤:
目前國際最領先的CAR-T技術臨床適應癥較窄:主要對血液腫瘤的急性B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有效率能達到80%-90%;但半年復發(fā)率達到50%(以上數據來源于第九屆生物治療大會),對實體瘤的有效率在30%以下。健康人CIK技術臨床適應癥較廣,對所有實體瘤的有效率能達到80%。
——祁教授專利技術安全性好:
目前國際最領先的CAR-T技術有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是指機體輸入CAR-T后引起體液中多種細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12、IFN-α、IFN-β、IFN-γ、MCP-1和IL-8等迅速大量產生的現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而祁巖超教授表示,他的“健康人CIK 免疫細胞” 專利技術,臨床應用安全。
——成本較低:
目前最領先CAR-T技術,一療程價格為37萬-45萬美金(200-300萬人民幣)左右,國內獲批的CAR-T為120萬元。健康人CIK技術一療程價格為20萬元左右,遠遠低于CAR-T的價格。如能常規(guī)臨床應用,能惠及患者,可為國家節(jié)約巨額資金。
——臨床效果明顯:
臨床療效才是祁教授追求的真正目標!2007年以來,“健康人CIK細胞治療晚期腫瘤”已臨床應用十五年,治療患者2萬多人次,病友來自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qū),有些晚期的病人(全身轉移)用健康人CIK治療,有些達到了臨床治愈的效果:
例1.治療宮頸癌術后多發(fā)性肺轉移和骨轉移
梁女士,58歲,2006年6月,早期宮頸癌手術, 術后常規(guī)放化療。
2007年4月,腫瘤復發(fā)伴肺部和髂骨轉移,再次化療加中藥治療,累計放療24次,化療17個周期(常規(guī)是4—6個),可化療過后腫瘤繼續(xù)增大,而且副作用明顯, 疲倦不堪,連切菜做飯的氣力都沒有,已告知家人準備后事。
2008年1月份和4月份,接受兩個療程的健康人CIK細胞治療。療效顯著:(1)精神好轉,體質增強,容光煥發(fā);(2)癥狀減輕, 咳嗽停止, 胸痛消失;(3)肺部6個轉移灶, 一個月后 3個消失, 3個縮小50%,10個月后全部消失;(4)髂骨轉移灶, 基本消失。治療兩年后,開始上班;現已經15年,仍正常工作。
例2.治愈復發(fā)腦瘤一例
許先生,35歲,印尼華僑。
1997年新加坡伊麗莎白醫(yī)院進行腦內成神經管細胞瘤切除術。
2007年腫瘤復發(fā),新加坡伊麗莎白醫(yī)院化療6個周期, 腦內腫瘤無變化。同年11月到廣州, 咨詢5家著名醫(yī)院的10位有關專家:無特殊治療方法。
2007年11月,試用生物治療, 出現明顯療效。細胞治療兩年后MRI復查:各腦室正常,沒有發(fā)現腦瘤復發(fā)和轉移。
治療7年后(2014年),自述:(1)身高增加12cm,體重增加6kg;(2)記憶力明顯好轉基本正常;(3)不用任何藥物癲癇癥狀痊愈。現在已經參加工作,開始正常的生活16年。
——專利技術免排異:
同行業(yè)如使用異體免疫細胞,一般都采取自直系親屬之間,以降低排異性。如果親屬身體條件一旦不允許,則無法做;且家族遺傳導致同質細胞,會有同樣問題產生;祁教授專利技術健康人免疫細胞供者為不但傳染病和遺傳病檢測合格,而且其抗癌能力優(yōu)秀的健康人。
——無須注射地塞米松做抗排異:
同行業(yè)一般會用大量地塞米松做抗排異,而地塞米松是激素,一般只在急救時使用,大量使用對人體會產生“不良”影響。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名譽院長郭應祿院士說,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才是好技術。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說,無論科技如何發(fā)達,人類對疾病,健康和生命規(guī)律的認識是永遠不夠的,現在如此,過去如此,一萬年以后依然如此。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金大地教授說,這個獎,那個獎,不如病人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只要臨床需要,病人需要,醫(yī)生擔點風險是值得的;怕出事就放棄創(chuàng)新的嘗試,對醫(yī)生來說是一個悲劇,對救死扶傷事業(yè)是一種悲劇。世界心臟聯盟理事長,北京同仁醫(yī)院胡大一教授說,新技術是否有前途?到底誰說了算?是公司?風投?醫(yī)院?答案:都不是!最有發(fā)言權的是病人的療效。
祁巖超教授與“中國造血干細胞之父”吳祖澤院士合影
創(chuàng)新時代,生物抗癌新方向
2011年—2012年細胞免疫治療技術連續(xù)兩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殊榮。這標志著免疫學對腫瘤的治療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并受到了國際科學界的肯定。2013年美國《科學》雜志公布了2013年評出的十大科學突破,癌癥的免疫療法位居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健康報》2013年12月24日)。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公布2015年臨床腫瘤學重大進展:免疫治療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2016年免疫治療顛覆性抗腫瘤時代即將來臨。
祁巖超教授國際首創(chuàng)的“健康人CIK免疫細胞技術”是在美國科學家健康人免疫細胞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項嶄新技術。其理論機理是打破了腫瘤患者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腫瘤免疫編輯局面,已成功臨床應用十多年,且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一技術如能成功規(guī)模轉化,必將能更多造福國民健康,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科學無止境,精神永流傳。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逼顜r超教授亦是如此,他將以科學家精神為引領,帶領團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如既往地深耕于腫瘤生物治療研究,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科技力量。
(2023年第18期)
責編:李鵬
編審:卡咪娜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01
咸寧新聞網2024-11-25
美通社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