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新久久久久久,99热最新在线,天天操天天插天天射,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日韩中文字幕亚洲

紅色記憶

當前位置:

 首頁  > 紅色記憶 > 正文

紅色記憶 | 朱德:人民的光榮

《中華英才》半月刊 作者:本刊記者 鄧麗君 王 爽 2022-12-01 20:52

 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6周年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病逝,享年90歲。

“紅軍之父”朱德

噩耗傳來,許多人都猶如置身夢中,不敢相信,就在一個月前,朱德還接見了來華訪問的時任澳大利亞聯(lián)邦總理的馬爾科姆弗雷澤。

人們并不知道,當時他的身體已非常糟糕,保健醫(yī)生百般勸阻不要去,但朱德吃了藥后,堅持前往會見,他希望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盡可能地多做一些工作。就在逝世前5天,他話都說不出來,卻還要求聽文件。秘書不忍,只能含著淚光躲著他。朱德斷斷續(xù)續(xù)地低聲說,“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朱德幾乎將自己的生命,全部都獻給了革命,獻給了國家,這也是其一生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朱德的人生太傳奇,也太獨特。

他經(jīng)歷了20世紀中國革命的全過程,是惟一最初未被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人接納,后來卻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重要領(lǐng)袖的人;他是黨內(nèi)極少數(shù)在共產(chǎn)黨成立前,就參加過辛亥革命武裝起義、討袁戰(zhàn)爭、護法戰(zhàn)爭,并叱咤風云的高級將領(lǐng);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領(lǐng)導集體核心成員中,既參與領(lǐng)導南昌起義,又主要領(lǐng)導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規(guī)模最大的武裝起義——湘南起義的惟一領(lǐng)導人;他也是井岡山道路的兩大主要開辟者之一,和惟一率領(lǐng)兩路紅軍長征,三過雪山、兩走草地的最高領(lǐng)導人;新中國成立后,他更是向中央寫出調(diào)研報告、建議最多的領(lǐng)導人,也是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思想概念的人……

朱德接受元帥軍銜

周恩來稱贊他的革命歷史“已成為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里程碑”,毛澤東稱贊他是“人民的光榮”。

朱德一生最大的功績,是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先后擔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是人民軍隊歷史上唯一的全軍總司令。著名的游擊戰(zhàn)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便是朱德提出的,即使運用游擊戰(zhàn)術(shù)最為嫻熟的毛澤東,也屢次指出他的軍事經(jīng)驗最早來源于朱德實戰(zhàn)的總結(jié)。建國后,朱德更是為中國解放軍的發(fā)展,推進解放軍現(xiàn)代化進程,立下不朽功勛。

朱德愛護部下天下聞名,他五十四歲壽辰之時,戰(zhàn)士們在他面前高呼“我們八路軍親愛的父親萬歲”。在整個世界軍史上,統(tǒng)帥被士兵以“父親”相稱的,大概只有朱德吧,這不僅展現(xiàn)了其在軍事方面的超高才能,更飽含了他人性的慈愛與光芒。

朱德與海軍戰(zhàn)士在一起

朱德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要遠高于國內(nèi)人們的認知。許多外國元首曾在唁電中稱其是“中國紅軍之父”“本世紀最偉大的民族領(lǐng)袖之一”“為爭取中國人民解放而奮斗的傳奇式的統(tǒng)帥和戰(zhàn)士”。斯大林評價朱德:中國只有兩個元帥,一個是毛主席,另一個就是朱德。足見朱德在其心目中的地位。連毛澤東本人都講,“沒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他評價朱德“臨大節(jié)而不辱”,并揮毫題詞:“要學習朱總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痹诩o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稱贊朱德“是我國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顆巨星?!?/p>

無論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朱德都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強的黨性原則,堅韌的本色作風,將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崇高的人格風范最后濃縮為一個“德”字,并成就了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典范!

平凡至極的總司令

朱德一生身經(jīng)百戰(zhàn),然而他不僅大難不死,且身無片傷,所以,常有人稱他是福將。

其實,朱德遇險經(jīng)歷很多,甚至有幾次跟敵軍士兵擦肩而過,但都能化險為夷,除勇氣和謀略外,他的“老伙夫”形象也成為一種潛在的護身符。

歐洲求學、尋黨期間的朱德

《朱德傳》提到一段故事,1927年11月20日,朱德帶領(lǐng)教導隊從崇義上堡出發(fā),去汝城同曾曰唯談判,途中,他們住的祠堂,半夜突然被土匪包圍。土匪問朱德:“你是什么人?”朱德說:“我是伙夫頭?!蓖练擞謫枺骸澳銈兊乃玖钤谀睦??”朱德指著后面的房子說:“住在那邊?!庇捎谥斓麓┲啒?,同士兵沒什么區(qū)別,土匪信了,就往后去。朱德從窗戶里跳出,脫離了危險。

朱德的樸素形象,很難讓人將他與令敵軍聞風喪膽、懸賞十萬大洋的總司令聯(lián)系在一起。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采訪過朱德,她曾寫:“他在任何時候都是個可以混雜在農(nóng)民集市里的人……他渾身上下,從平凡的面貌到行動,都是個農(nóng)民的樣子?!?/p>

國共合作時,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記者王少桐等人,前往八路軍總部采訪朱德,當他們走向總指揮朱德的辦公室時,只見“一個穿士兵衣服、戴眼鏡、滿臉胡子的人站在門口”,這個人太普通了,以至于記者們都忽略了他,而徑直向門內(nèi)踏去,當有人介紹那位“士兵”就是朱德時,他們感到震驚和慚愧。

類似的故事,在朱德身上發(fā)生的次數(shù)太多了。不僅追蹤的敵人常把他當作“伙夫頭”,據(jù)說,我軍很多將領(lǐng)來找朱德匯報工作,也經(jīng)常認不出他來,常要問警衛(wèi)員才知道,原來朱德正在收麥子,或是澆菜地,即使就在你眼前,你也認不出來。陳毅在向中央的報告中,曾介紹過朱德之所以被大家稱作“伙夫頭”,是因為他“芒鞋草履、十分襤褸”。

朱德在十三陵水庫工地

朱德從不諱言自己的農(nóng)民出身,言談舉止、穿衣戴帽、思維方式、生活起居,處處都保留著樸素的風格。記者愛潑斯坦對朱德的描寫很具代表性:“從外表看不出來他是一位勇猛無比的軍事將領(lǐng),一位世界知名的、經(jīng)歷過許多次最嚴峻、最殘酷的軍事行動的戰(zhàn)略指揮家??瓷先ニ袷侨魏稳说母篙叄谛列量嗫喔闪艘徽斓幕顑阂院?,心滿意足地回到家里,解開衣扣,放松地靠在一邊坐著,笑瞇瞇地和你交談?!?/p>

翻看中外記者對朱德的采訪記錄,幾乎絕大多數(shù)人都用到“平凡”“普通”“和藹”這些字眼。凡接近過他的人都說,他胸襟寬廣,平易近人,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不會感到拘束。以至于那些年輕的戰(zhàn)士會情不自禁地稱呼朱德“爹爹”,這也是戰(zhàn)士們所能給予朱德的最高榮譽。

88歲高齡的朱德視察海軍

朱德愛兵是出了名的,紅軍戰(zhàn)士提起他,沒有人不敬佩!據(jù)楊得志上將回憶:“朱德軍長平時對人很好,有說有笑,從來沒見他發(fā)過脾氣,罵過人,什么也難不著他,我們都把他當父母看待?!?/p>

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自從擔任全軍統(tǒng)帥以后,他的生活和穿著都跟普通士兵一樣,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腳穿著草鞋走路,整整一個冬天以南瓜充饑,從來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歡在營地里轉(zhuǎn),同戰(zhàn)士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軍隊里任何一個戰(zhàn)士都可以直接向總司令告狀,而且也常常這樣做。朱德向戰(zhàn)士們講話往往脫下他的帽子。在長征途中,他把馬讓給走累了的同志騎,自己卻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p>

紅軍時期和抗戰(zhàn)時期曾任朱德警衛(wèi)的楊春於最難忘和朱德一起長征的日子。他講,行軍時,朱德馬背上總會掛上幾雙草鞋或者麻鞋,碰到?jīng)]有鞋穿的戰(zhàn)士,他便會叫警衛(wèi)員從馬背上取下一雙鞋給戰(zhàn)士換上。在長征途中,常常會有餓得走不動路的戰(zhàn)士,只要朱德碰上,都會將自己的干糧分給他們。朱德懷里一直有一個小本本,上面記著身邊戰(zhàn)士的名字。警衛(wèi)連100多名戰(zhàn)士,他都叫得出名字,并多次為受傷的戰(zhàn)士擦洗膿血,包扎傷口。

抗戰(zhàn)期間,受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之托,曾到中國考察過八路軍的美國軍官卡爾遜在《中國的雙星》一書中這樣描述戰(zhàn)士們眼中的朱德:在后來的幾個月中,我了解到朱德受到他的部隊所有人的愛戴。只要提起朱德的名字,就會在他的勇敢的同伴們的眼里引起柔和的亮光?!爸斓拢堪。斓?!”他們會一遍又一遍重復這個名字,語調(diào)傳達出內(nèi)心的崇敬。蕭克將軍也坦言,朱德在部隊中有很高的威信,部隊對朱德是帶點神秘式的信仰的。

所以,有人直言,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像朱德這樣統(tǒng)帥數(shù)百萬大軍,又甘當凡人、毫無架子的統(tǒng)帥,獨一無二!他不用任何矯揉造作的將軍氣魄去統(tǒng)御他的革命軍隊,他所憑的只是一顆熱愛的同志的心。

癡迷蘭花的鐵漢元帥 

朱德一生對蘭花情有獨鐘,無論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他對蘭花的鐘愛始終如一。

除草、培土、澆水和施肥,朱德都親自動手。他不僅愛蘭,且精研《蘭譜》,還會去找蘭花專家學習栽培技法,可謂愛得越深,種得越精。

1955年到1964年的9年時間內(nèi),朱德培育的蘭花多達6000余盆,每盆都是身姿婀娜、體態(tài)優(yōu)雅。為讓百姓們都能觀賞到蘭花,他常將自己種植的蘭花,甚至十分名貴的品種捐贈出去,并鼓勵當?shù)胤敝惩茝V。如今,北京中山公園里的蘭花,許多都是朱德當年所贈。

朱德敬慕蘭花、贊美蘭花,一生留下許多賞愛蘭花的詩作。萬里之子、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原會長萬伯翱出版的《紅墻內(nèi)外》一書,記錄了朱德癡迷蘭花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寄托了對第五任妻子伍若蘭的深深情愫。

伍若蘭曾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也是有名的“雙槍女將”,1929年2月2日,國民黨劉士毅部偷襲紅軍軍部,為掩護朱德突圍,伍若蘭不幸被捕,蔣介石知道她的身份后,專門致電前線指揮官,對伍若蘭“軟硬兼施,為我所用”,但伍若蘭堅貞不屈,始終不松口。蔣介石見實在沒希望,就下令“斬首示眾”。

消息傳來后,朱德痛不欲生,當著毛澤東的面號啕大哭,自此他更加熱愛蘭花。雖然和伍若蘭的婚姻只有短短一年,但他們卻感情深厚。在延安,他曾對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深情地講:“她是一個堅韌不拔的農(nóng)民組織者,是一個又會搞宣傳,又會打仗,能文能武,智勇雙全的難得女子?!?/p>

“芝蘭生于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jié)。”蘭花的高貴品格,正是朱德看重并推崇的。在這些意形俱佳的蘭花身上,人們同樣品賞到了朱德如蘭的人格魅力。

朱德是一位極富歷史自覺的偉人。他曾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忠勇戰(zhàn)士,但發(fā)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想終成泡影時,他不惜拋棄高官厚祿, 遠渡重洋,尋找拯救中國的道路,并毅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在舊勢力里已是赫赫有名的高級將領(lǐng),在共產(chǎn)黨這里僅是個新兵,還要面對不被理解的情境,但無論什么樣的艱難險阻和重大挫折,他始終不曾動搖。

當年南昌起義失敗后,朱德率領(lǐng)南昌起義碩果僅存的一團勁旅,與敵人巧妙周旋,殺出一條血路,這八百位勇士,成就了我軍的第一支鋼鐵雄師,即后來井岡山上著名的紅四軍第28團,僅該團一個團隊,就產(chǎn)生了我軍的三位元帥、一位大將,這在我軍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作為一位戰(zhàn)功顯赫的開國元勛,他卻與“窮”相伴一生。當八路軍總司令,1個月薪水僅5塊大洋,自己基本生活都困難,更無結(jié)余照顧家人。當?shù)弥霞业纳负宛B(yǎng)母都已80多歲,生活非常艱難,只好給同學戴與齡寫信求捐。即便在當了元帥的21年間,朱德也從未領(lǐng)過元帥的工資。

1937年9月27日,他在給親人的家書中說:“我為了革命保持革命良規(guī),從來也沒有要過一文錢,任何閑散人來,公家及我均難招待。革命辦法非此不可。”

1961年朱德在中南海書房,從左至右為朱和平、朱援朝、朱德

朱德一生廉潔奉公,鞠躬盡瘁,從未有私心雜念。他曾多次對子女講:“我是無產(chǎn)階級,我死后你們沒什么可繼承的。房子、家具都是公家的。我所用的東西,都要上交。我最珍貴的,就是屋里掛的那張毛主席像,你們可以繼承。我的那些藏書,你們可以拿去學習?!?朱德晚年病重時,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講:“我有兩萬元的存款,這筆錢不要分給孩子們,不要動用。告訴康克清,把錢交給組織,作為我的黨費?!?/p>

朱德高貴的品格令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深深敬仰,她曾寫過一本《朱德傳》,向全世界講述這位中國工農(nóng)紅軍杰出的領(lǐng)袖,并留下遺囑,“由我的著作而獲得的全部收入,不論來自何處,全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將軍所有,由他按照他的愿望處理——那就是說,建設一個強大和自由的中國?!?后來中國駐德國使館請示朱德95008.30馬克稿費的用處時,朱德批示:“買自然冶金科學新書、化學新書寄回!” 隨后,使館購買了大量國外最新科技書籍,全部分給各大圖書館和有關(guān)科研單位。

人如其名,朱德的德行與日月同輝,他的名字也被美國著名作家斯諾解讀為“紅色的品德”。他的人生,亦如他栽培的蘭花,不朽芳名留四方。

(2021年第23期)

【責編 李鵬】

24小時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