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收到新?!都t樓夢》后,寫過一篇《問之〈紅樓夢〉》。今2025年6月13-16日在暨南大學召開了新?!都t樓夢》座談會。
一、觀念、思路、膽氣
在很長的時間里,我們是將本子視作圣經(jīng)的,是拿著放大鏡注意力盯在字詞句上,實質(zhì)上是心目中存在一個“真本”,校對的主要是抄手造成的錯誤。而問之在考慮的是:句與句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章回與章回之間的關系,這是在校訂改寫者們造成的錯誤。顯然,這種觀念上的變化,前行了一大步,深值得稱贊。
在筆者看來,猶如一個軟件,前80回已得升級,經(jīng)過了“五次增刪”,而后40回還有待升級。他是要理順前80回與后40回,以實現(xiàn)“整本閱讀”上的順暢而無隔閡,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這是在完成曹雪芹的夙愿。重心是調(diào)整后40回,以與前80回相合。無疑,這個思路是極妥當?shù)?,是符合增刪改寫的指針的。
第101回“大觀園月夜警幽魂”,鳳姐遇見撲哧哧聞她的大黑狗和亡人秦可卿,筆者在2021校對的第一版時,意識到當作夢來處理,但只在頁下注中注出“作者寫夢,寫夢中陰魂”,但未敢在正文中調(diào)整為“夢”。石問之做到了,通過調(diào)整前后幾個字便實現(xiàn)了。這種調(diào)整,反映著新一代人的膽氣,是很值得稱道的。而舊觀念下,將本子視作不可動搖的“圣經(jīng)”,導致了機械唯物主義。
二、任重道遠
石問之的這種觀念、思路、膽氣無疑是可喜可賀的,但正如石問之所言,要趟出一條路子,需要不斷完善。
討論中,筆者還提到要選擇一種既有的框架。就王氏兄弟而言,抄本是弟兄兩個,程乙本是弟兄三個,后40回是兩家各兩個共四個。后40回是有待升級、有待調(diào)整的文字,故不予考慮。另外的兩種選擇無論哪一種,需表文與字里行間之文吻合。目前保存下來的抄本,是不相吻合的。
討論中還提及到系統(tǒng)論。石問之的出發(fā)點,就是系統(tǒng)論的觀點,本無需再提及。但要將使之變現(xiàn),涉及到的領域很多。就文化而言,這是在封建漢文化的基礎上,改寫為奴仆滿旗文化的走向。抄本中殘留著濃重的封建漢文化痕跡。如奴仆在主子面前自稱“小的”甚至“小弟”,多渾蟲自小父母為之娶妻等,曹雪芹至程乙本已基本完成了改寫,改寫為了“奴才”,只有一回漏網(wǎng)。既為康雍乾時期之事,這個改動若歸功于高鶚,便將最本質(zhì)的歸功了他人。但是,曹雪芹并未完成改寫,旺兒小兒子十七歲便明目張膽地要媳婦,而且是晚婚的語境;錢華家兒子要娶五兒,走親訪友拉近關系等等,仍是封建文化,與奴仆制下的賈府主子配婚,除非賈府丫鬟不足,才會“開恩”允許其父母做主,但那也要服役到二十五歲,特別是與鋪墊下的司棋、潘又安不一。而且,陪房周瑞家的也非奶媽、婆子,而是陪房丫頭,也不可能拉家?guī)Э谶€有十七歲的小兒子。至于薛家,是奴才還是封建雇傭制下伙計,曹雪芹也只是完成了一半。故而可謂任重道遠。
討論中,還提到書中有兩種空間系統(tǒng)、兩種時間系統(tǒng)。當選擇其一,并使之表文與深藏于字里行間的文字相合。目前的抄本是混抄雜合,表里不一的。增刪的指針、批語混入也是只得關注的領域。
石問之的想法,反映著未來的方向,合乎西方80年代以來的勘校理論,暨大的《紅樓夢》勘校是走在前列的。筆者呼吁,眾人拾柴火焰高,共同打造一個經(jīng)過歷史的沖刷仍然堅挺屹立的本子。
2025-6-16于暨南大學羊城苑
【責編 李鵬】
人民網(wǎng)2024-11-04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2022-06-22
新華社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