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陜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華縣皮影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汪海燕
汪海燕,1978年生于陜西華縣,現(xiàn)為華縣皮影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陜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陜西百名青年藝術家,中國十佳民間藝人,中國文聯(lián)民藝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陜西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
汪海燕跟隨父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汪天穩(wěn)先生學習陜西東路皮影雕刻工藝,繼承了“推皮走刀”技法及24道主要工序,在2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對皮影執(zhí)著的追求,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刀法洗練;雕鏤縝密;造型流暢;敷色明快。
汪天穩(wěn)、汪海燕父女合照
汪海燕代表作品
《門神》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220cm×160cm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門神,作為道教和漢族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wèi)門戶的神靈,人們都將其神像貼于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wèi)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作品以唐代秦瓊、尉遲敬德二位將軍為唐太宗護駕為題材。作品以萬字、雪花、拉絲等最傳統(tǒng)的雕刻手法將民間門神秦瓊、尉遲敬德正義、凜冽的性格完美的表現(xiàn),展現(xiàn)了陜西東路皮影雕刻的精美。整幅作品將秦瓊性情溫和、待人友厚的性格彰顯無疑。同時將尉遲敬德“金剛怒目、殺氣逼人”的形象展現(xiàn)的恰到好處。色彩上則以大紅、大黃的民間色彩為主,色澤飽滿、晶瑩明快給人雍容華貴之感。
《白蛇傳·還傘》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120cm×70cm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漢族民間愛情傳說之一,表達了古代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向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這幅作品采用最傳統(tǒng)的雪花、萬字、拉絲等精細的雕刻手法,體顯了皮影刀工的精美,傳統(tǒng)的著色以紅,黃,綠,黑等細膩的染色,隨著紋樣的交錯而顯得色彩艷麗格外豐富,加之人物表情多樣,線條優(yōu)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顯得皮影的精美刀功和栩栩如生的染法一目了然。
《天降神將》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70cm×110cm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神將是一個比較主觀的概念。一般是指在普通人中間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
作品中神將手持神器,一上一下。采用傳統(tǒng)的“推皮走刀”以推,拉,扎,刻等手法,體顯了皮影刀工的精美,傳統(tǒng)的著色以紅,黃,綠,黑等細膩的染色,隨著紋樣的交錯而顯得色彩艷麗格外豐富,線條優(yōu)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顯得皮影的精美刀功和栩栩如生的染法一目了然。
《松鶴圖》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90cm×150cm
創(chuàng)作時間:21世紀初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松鶴延年,代表長壽,因松長青,寓意長生不老;鶴則因為有靈氣,寓意吉祥;松,是“歲寒三友”中的主角,而松的壽命最長,民間就有“壽比南山松不老”的說法。歷代的畫家把喜鵲配松,喻為“萬年報喜”;把水仙與竹配松,喻為“豐年獻瑞”;把靈芝與鶴配松,稱之為“松鶴延年”。
作品采用陜西東路最傳統(tǒng)的制皮、雕刻、上彩三大工藝二十四道工序的雕刻手法,把平面雕鏤的手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品用線剛勁,裝飾性強,制作工藝嚴謹縝密,雕鏤技法純熟、精巧、細麗。傳統(tǒng)的著色以紅,黃,綠,黑等細膩的染色,色彩純正,明快悅目。作品俊俏大方,形神兼?zhèn)洌啙嵜骺?,精細流暢,圓形花紋和曲折多變的花紋,刻得恰到妙處,精巧細麗,雅致有韻,動物、景物刻得情節(jié)生動,妙趣橫生。
《四季平安》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180cm×65cm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四季平安是漢族傳統(tǒng)的吉祥紋樣、紋飾以四季花和瓶組成,四季花在漢族民間常把它作為四季美好的象征,牡丹寓意春花爛漫,荷花寄寓夏日清逸,菊花體現(xiàn)秋日曠逸,梅花彰顯三九嚴寒,“瓶”與“平”同音所以瓶子的寓意多取與“平安”的祝愿。
這幅作品古韻十足、極富傳統(tǒng)民間畫的韻味,較多的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之精髓精致高雅、色彩搭配絢麗諧調,給人一種原生態(tài)的民間藝術享受。作品采用陜西東路皮影最傳統(tǒng)的24道工序,刀痕清晰、潔凈、勻稱,藝術造型精巧細致,圖案花紋雅致精美,裝飾性強,制作工藝嚴謹縝密,雕鏤技法純熟、精巧、細麗。將四童子的俊秀之美,服飾奇美,花卉的嬌艷之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著色活潑明快,對比強烈。隨著紋樣的交錯而顯得色彩艷麗格外豐富,突出更加美觀的效果。
《西廂記》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120cm×70cm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西廂記》是深受歡迎的中國傳統(tǒng)戲曲之一,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達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美好愿望。
作品人物造型上保持了陜西東路皮影的雕刻特點。崔鶯鶯造型“柳葉眉、櫻桃嘴”的細致,表現(xiàn)了華州皮影旦角清秀俊美的特征;張生的雕刻手法囊括了華州皮影萬字、雪花諸多傳統(tǒng)刀法,彰顯出華州皮影富貴俊秀的小生形象。在皮影敷色上,此作品擯棄了傳統(tǒng)雕刻完再染色的敷色工藝,創(chuàng)新地運用一次調色成型的現(xiàn)代手工藝方式,使作品初出爐即有老皮影的厚重大氣。整幅作品唯美絕倫,充溢著溫婉多麗,柔情蜜意諸多特色為世人所愛。
《唐明皇擊鞠圖》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240cm×135cm
作品時間:2016年
作 者:汪天穩(wěn)
作品簡介:擊鞠,古稱打馬球,是流行于我國民間的一種集體健身體育活動,距今約2000年歷史。打馬球,始于古代軍事訓練,大興于唐代,上至宮廷巨卿,下至黎民百姓,皆喜此體育運動。
作品中以威威大明宮的場所為背景,以開元盛世李隆基隨從妃子、胡妓七人同打馬球為素材。唐明皇李隆基胯下騎一匹駿馬,神情專注,身手敏捷。女子皆頭頂花冠身著右掩大襟窄袖短糯,長裙束帶,肩披窄長帛。她們都騎著馬,手持球桿,和皇帝爭搶著地上的小球。作品中人物姿態(tài)各異,靜中有動,富于變化。布局疏密有致,線條流暢。整幅作品氣勢開闊、色彩艷麗、刀工精細、流暢婉約,充滿盛唐的雍容、大氣。加之人物表情多樣,動感十足。
《猴王鑾駕》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230cm×120cm
作 者:汪天穩(wěn)
作品簡介:作品描述了猴王孫悟空在侍衛(wèi)的護送下乘轎外出巡游的場景。整個儀仗隊場面氣勢浩大、恢宏大氣、浩浩蕩蕩,猴王孫悟空威風凜凜、炯炯有神、英姿勃發(fā)、栩栩如生。構圖簡潔明快,侍衛(wèi)隊列整齊,護衛(wèi)猴王孫悟空外出巡游。畫中人物都是側面形象,特寫了猴王的御轎前后各四人轎,御轎富麗堂皇顯示出猴王尊貴的地位。
作品采用陜西東路皮影最傳統(tǒng)的雕刻手法,刻工精細、用線剛勁,線條優(yōu)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體顯了皮影刀工的精美,傳統(tǒng)的著色以紅,黃,綠,黑等細膩的染色,隨著紋樣的交錯而顯得色彩艷麗格外豐富,栩栩如生。
《爛柯故事》
作品材質:牛皮
作品尺寸:165cm×95cm
作品時間:2015年
作 者:汪海燕
作品簡介:故事教人寂靜守恒之道。道家倡導養(yǎng)生延年,主張做人做事應心無旁騖、持靜守默,身心合一,專心致志。作品布局安穩(wěn),節(jié)奏平緩,人物注重性格與特點的刻畫,表情多樣,線條優(yōu)美生動,有勢有韻,紋飾應用得當合理,通過雪花、萬字、拉絲等圖樣精美的雕刻,體現(xiàn)出作者扎實、厚重的“推皮走刀”的高超技藝。在色彩處理上濃淡適度,動靜相宜,人物與四周環(huán)境施色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手法,使畫面具有一種高古脫俗、世外仙境的感覺。
(2022年第18期)
【責編 李鵬】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3-08-11
2025-02-05
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