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新久久久久久,99热最新在线,天天操天天插天天射,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日韩中文字幕亚洲

文藝智庫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藝智庫 > 正文

刪繁就簡三秋樹

——論鄭板橋的美學思想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 作者:劉廣才 2022-10-17 15:26

“詩書畫”三絕奇才鄭板橋先生,很注重自已的藝術(shù)風格的創(chuàng)立。他說:“學者當自樹其幟……切不可趨風氣?!?/p>

image.png

現(xiàn)實生活的豐富性和作品容量的有限性,決定了“以少見多,以簡見繁,以部分見全體,以個別見一般”,歷來是創(chuàng)造藝術(shù)美的重要法則,鄭板橋有楹聯(lián)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這就說明了這一原則,他以自己的藝術(shù)實踐為之增添了這種審美經(jīng)驗。

這一美學思想的確立,始于板橋先生在藝術(shù)實踐中的揣摩。他曾經(jīng)把石濤和八大山人的繪畫成就和聲望做過一番比較,在人品志節(jié)、藝術(shù)成就上,這兩位遺民大師不相上下;但是在聲望上,石濤卻似乎遠不如八大。板橋認為這是“博”與“?!钡木壒?。因為一者,“八大純用減筆,而石濤微茸耳”。二者,八大無二名,石濤則別號太多。于是,石濤的“多”明顯遜于八大的“少”。對此,板橋的結(jié)論是:“彼務(wù)博,我務(wù)專,安見專之不如博乎?”“吾不能從石公矣!”

image.png

板橋先生努力以最簡練的筆墨表現(xiàn)最豐富的內(nèi)容,并且用文字記錄了當時的探索。他畫蘭竹,往往整個畫面只有幾竿竹,幾叢蘭,但卻疏密有致,形神兼?zhèn)?。他曾在一幅畫上畫了一枝竹、十五片葉,題詩云:“敢云少少許,勝人多多許。努力作秋聲,瑤窗弄風雨?!绷硪环癞嫷念}詩云:“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他曾在《題畫》中誠懇地敘說了自己的探索過程:始余畫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層功力,最為難也。近六十外,始知減枝減葉之法。蘇季子曰:簡練以為揣摩。文章繪事,豈有二道!此幅得簡字訣。

開始是片面地理解和追求藝術(shù)的單純性,后來又片面地理解和追求藝術(shù)的完整性。經(jīng)過長期的反復(fù)實踐之后,才能由繁入簡,才悟得“簡字訣”。意高才能筆減,意新才能語工,這是藝術(shù)達到爐火純青的成熟階段的標志。板橋先生為了達到這個境地,“精神專一,奮苦數(shù)十年”,苦心孤詣,意匠獨造。一幅《竹石圖》云:“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边@正是先生的甘苦之言。

image.png

板橋先生不僅繪畫求簡,而且作文求精,讀書求精。他對自己的詩詞、家書也是精選細篩,除去“平日無聊應(yīng)酬之作”,然后才入集刻板。先生認為“為文須千斟萬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無傷也”。如著名的《道情十首》作于雍正七年(1729),“屢抹屢更”,至乾隆八年(1743)才付梓?!栋鍢蜃孕颉吩疲骸鞍鍢蚓邮孔x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徒多徒爛耳?!毕壬J為好作品要精讀,一般作品則只須略讀:“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巨鹿之戰(zhàn)、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為最。反復(fù)誦觀,可歌可泣,在此數(shù)段耳。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那些不好的作品如“小說家言”“傳奇惡曲”、“打油詩詞”,“如破爛廚柜,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則要棄之不讀。

板橋先生還認識到,簡之所以能勝繁,是因為簡而精,“形”雖簡而“神”足,雖簡但抓住了本質(zhì)。如果片面求簡,但達不到精,抓不住神,則反而不好。他批評《新唐書》“簡而枯”,《五代史》亦有太簡之病。

鄭板橋先生把藝術(shù)和時代、社會、人民聯(lián)系在一起,去干預(yù)生活,評議現(xiàn)實,抒發(fā)情懷,詩詞書畫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這是與他的進步的文藝指導(dǎo)思想分不開的。這些文藝思想和主張不僅在當時思想界和藝術(shù)界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對“揚州八怪”畫派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嘉惠后世,影響深遠。研究板橋先生的文藝思想,對于研究他的書法、繪畫和詩詞都是十分必要的。

夢醒揚州一酒瓢,月明何處玉人簫?竹枝詞好憑誰賞?絕世風流鄭板橋。

——董恥夫《揚州竹枝詞》

鄭板橋像蘇東坡、徐青藤一樣,是中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人物。無疑,這樣的靈魂永遠魅力四射,是我們民族文化史上值得自豪的至寶!

(作者系蘇州鄭板橋書畫藝術(shù)研究院板橋傳人)

【責編 李媛】

便覺春風撲面來

《中華英才》半月刊2024-01-13

陶建群:對未來的思索、想象和期許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4-22

24小時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