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新久久久久久,99热最新在线,天天操天天插天天射,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日韩中文字幕亚洲

散文隨筆

當前位置:

 首頁  > 散文隨筆 > 正文

在基干民兵排的那些日子

《中華英才》半月刊王 作者:王森瑜 2023-11-07 15:44

上世紀60年代初,地處黃海前哨的濱海種牛場(現(xiàn)江蘇省濱淮農場北閘分場社區(qū)),不時地發(fā)現(xiàn)臺灣空投的報紙和反動傳單,有時深夜還有不明信號彈劃過天空,上級時常下發(fā)《敵情簡報》......為了預防敵特活動,種牛場按照“全民皆兵”要求,組建了一個民兵營、一個武裝基干民兵排。

那時,想成為一名基干民兵也不容易,不但政治條件要好,年齡不超過25歲,身體強壯,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種牛場領導還要求個個能歌善舞。按此標準,全種牛場只篩選出6人,我20剛出頭,身體又好,吹拉彈唱樣樣會,成為了民兵排骨干。

1963年,適逢第一批無錫知青下放,場里精挑細選了18人,就這樣,由24人組成了種牛場基干民兵排,又叫文藝宣傳隊。

基干民兵排分為兩個班,工作生活全部實行軍事化管理,槍支發(fā)到民兵手中,有50式沖鋒槍、762步騎槍,后更換為半自動步槍,兩名機槍手使用一挺加拿大輕機槍,每人的槍膛里壓3發(fā)子彈用于應急,晚上輪流站崗放哨。

基干民兵排每年冬春季節(jié)都要進行軍訓,時間不少于半個月。主要是實彈射擊和隊列訓練,我們最感興趣的當屬實彈射擊,射擊姿勢分為臥姿、跪姿、立姿三種。為了增加趣味性和立體感,我們將空酒瓶灌上石灰粉,距離為60米,5發(fā)子彈,用步槍擊中3個為及格、4個為良好、5個為優(yōu)秀。

1964年春,種牛場還請來駐軍特務連的指導員為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軍訓。訓練的課目有班進攻、班防御、刺殺、擒拿格斗、實彈射擊、夜間緊急集合等,高強度的軍訓促使大家的軍事能力和素質顯著提升,在濱??h民兵大比武活動中,一舉奪得第一名好成績。

當年,種牛場剛開墾了近4000千畝荒灘種植水稻,我們基干民兵排又是青年突擊隊。當水稻發(fā)生病蟲害時,晚飯后,男青年每人身背一臺噴粉器,為水稻田噴施“六六六”藥粉,女青年在田埂上負責加藥粉。夜晚黑燈瞎火,稻田的淤泥有小腿肚深,我們高一腳、低一腳連夜干到天亮。由于藥粉毒性大,有的人嘔吐不止,下身腫痛,但沒一個人叫苦喊累,一心只想奉獻。

此外,種牛場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基干民兵奮斗的身影……為備足新建倉庫和水泥曬場所需建筑材料,大家用肩背、用手搬、用銑鏟,將石頭、水泥、石籽等原材料拖運回來。“三秋”收割開始,基干民兵排每人白天割稻任務是一畝地,還要捆好堆碼好。晚上要到曬場上放場、翻場、收糧,有時一直干到深夜。

往年冬天,完成農田水利挖溝任務后,還要參加割蘆葦。因買不起水鞋,腳上的布鞋早已被冰水浸透,雙腳都凍麻木了,不少人腳板上不知被蘆葦根尖刺破多少次,鮮血直流,但沒一個人退縮。

基干民兵排還經常自編自演小節(jié)目、小淮劇到各個工區(qū)巡回演出,豐富了職工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

1964年7月,種牛場黨委要求趕排一臺現(xiàn)代淮劇《白毛女》在“八一”建軍節(jié)演出。我想辦法從縣文化館找來劇本,用鋼板刻印后,發(fā)到每個民兵演員手中,要求每句唱詞都要按規(guī)定的簡譜演唱,遺憾的是只有我一人懂簡譜。后來就采用邊走場、邊背臺詞、邊排練、邊學簡譜的方法,從早排到晚,用了8天時間。我主要負責二胡伴奏、教大家簡譜,還和其他人一起制作道具、準備服裝、燈光設計、音響效果等,真忙的不亦樂乎。

“八一”前夕,兩個多小時的淮劇演出喜獲成功,在種牛場小禮堂連演了三場,場場爆滿,還吸引了周邊農村的許多農民前來觀看。

 【責編 李媛】


耕耘軍地題材 淬煉時代風骨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4-11-25

深入理解勞動的尊嚴與解放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6-27

?這是怎樣的畫卷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6-20

24小時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