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外婆90歲了,忙碌了一輩子莊稼的她不愿閑著,即使和舅舅家一起住樓房,還是辟出小塊菜園。于是菜園的地里到處都有外婆的兩個小腳印加兩個拐棍窩窩的印跡。
菜園在屋后,太小,小到裝不下外婆的土地情懷,她便開發(fā)了“錯”層,讓大舅舅靠墻用磚頭支起平臺,整齊擺放一溜廢棄泡沫箱,種上蔥、菲菜、生菜、辣椒,高秧的茄子、西紅柿種在底層土里。菜園雖小,四季里種的菜也是不一樣的,但無論什么樣的菜,外婆都能把它們侍弄得生機勃勃。
外婆的菜園已不用籬笆,喜歡禍禍菜園的小狗被抱在了懷里,雞鴨也當了寵物,因此少了扁豆和絲瓜。外婆的菜園是我家的蔬菜基地,她每天早起摘的菜都帶著露珠,電話喊醒睡懶覺的我們,騎車趕在上班前取回。外婆是個大方人,種的菜從不吝惜,鄰居誰家少棵蔥,少幾片菜就直接跑到外婆家摘,生菜、四季青都撇成了“老樁”。外婆就巴望著有人來摘菜:“摘吧!摘吧!我一棵一棵摸著長大的,只上了點雞屎糞,蟲都是逮的,有機、新鮮!”這時的外婆特別開心。
外婆的菜園最熱鬧當屬夏天,這也是外婆最忙的季節(jié)。巴掌大的菜園里,端個小凳坐下,容不得一棵雜草,一只害蟲,黃瓜長得該搭架了,茄秧、西紅柿秧要撐個棍,每一樣都需要外婆去侍弄。從小在外婆家長大的我,現(xiàn)在仍然愛吃外婆種的黃瓜和西紅柿,自然成長的瓜果,好吃得就連舌頭都要咽下去了。菜園里的南瓜是寶貝,她每天守著不舍得摘,就等秋天南瓜長大了、金黃了、上白面了,讓媽媽做南瓜餅給我吃吶。
外婆老了,胖胖的身軀稍作運動就氣喘吁吁,家人都勸她別種了,但她于菜園有多執(zhí)念,長大后的我們才能理解,菜園于外婆其實就是一個念想,在這方寸之地,春天有綠油油的小苗,夏天有粗壯的枝桿,秋天有沉甸甸的果實,冬天有干凈的白雪,她能感受到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鄰里之間的溫情,還有對兒女的疼愛。這不,她現(xiàn)在天天督促大舅忙菜園了,希望能延續(xù)著她對土地、對孩子的愛。
(供稿單位:江蘇省云臺農(nóng)場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
【責編 李媛】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11-2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7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