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丹桂飄香又中秋,花好月圓人長久,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早已成為中華血脈的一支,是人們祭月寄思、天人合一、望月懷古的良辰佳節(jié)。早在《詩經(jīng)》中,人們便以多情的筆觸記下對這月圓之夜的美好遐想,供今人回望相思。
《禮記·月令》上有“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行糜粥飲食。”之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春秋時代的《詩經(jīng)》更是鮮活地展開了一卷記錄凡間煙火氣,充溢著人情遐思的中秋,刻寫了古人筆下多情而美麗的月亮。
多少月下的迷離、相思的惆悵,追其根源便是這一首《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詩人懷望著圓圓皎月,滿腔情絲如水,筆端溫婉纏綿,一首詩誤入云煙繚繞的蓬萊仙境,滿是情調(diào)惆悵的遐想空間。自古逢秋悲寂寥,中秋月圓更相思?!霸鲁鲳ㄙ?,佼人僚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心上相思之人便如月光般瑩瑩姣姣,隨著月光在詩人心間蒸騰起一腔柔情?!笆骜杭m兮,勞心悄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詩人蓬勃心緒噴涌而出,再難以抑制對“佼人”的思念:佼人面若明月,而這潛入心中扎根的悲嘆卻難以成為現(xiàn)實,又怎能不讓人“勞心悄兮、勞心慅兮、勞心慘兮”。至此,月亮常伴相思而出,陰晴圓缺間盛滿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月夜悠悠相思長,情起四野無處放?!敖褚乖旅魅吮M望,不知相思落誰家?!笔峭踅ㄉ砼渎丁⒐铝⑼ブ?,揉著桂花香氣的思念;“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杜甫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對家人深長的相思與擔(dān)憂。李白的《送祝八》寫“若見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窺明月”,常建《宿王昌齡隱處》記“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王昌齡《送馮六元二》亦有“山月出華陰,開此河渚霧,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月亮承載的是世人的一片片真心。
不知今夜月圓時,多少相思隨風(fēng)起?
【責(zé)編 李媛】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11-2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7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