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張?煒
當代作家。山東省棲霞市人。197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
2020年出版《張煒文集》50卷。作品譯為英、日、法、韓、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羅、意、越、波等數(shù)十種文字。
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書》《你在高原》《獨藥師》《艾約堡秘史》《河灣》等22部;詩學專著《也說李白與杜甫》《陶淵明的遺產(chǎn)》《楚辭筆記》《讀詩經(jīng)》《斑斕志》《唐代五詩人》等多部;詩集《皈依之路》《夜宿灣園》《家住萬松浦》《歸旅記》《摯友口信》《我與沉默的橡樹》等10部;長詩《不踐約書》《鐵與綢》等。作品獲“百年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圖書”、“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茅盾文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特別獎、南方傳媒杰出作家獎、京東文學獎等。
《河灣》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的最新長篇力作,一部被稱之為“當代生活的告別與重建之書”,日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說以家庭這一“社會的最小單位”為核心展開故事,寫盡網(wǎng)絡(luò)時代的步步驚心與詭譎神奇,是張煒長河式寫作中的一處回漩迂曲的景觀,在河灣處沉淀激情,積蓄更為深刻的哲思,從往日轉(zhuǎn)折流向當下生活。7月28日,在接受半島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張煒透露,這是他對信息時代尤其新冠疫情期間各種蜂擁而至的尖銳問題的“自我回答”,家庭、兩性關(guān)系只是切入口,“這四五年對每個人精神的考驗都很大,這也是我迎接考驗的一份心靈記錄?!?/p>
河灣是“精神原鄉(xiāng)”
關(guān)注當代生活的告別與重建
評論家以“冰山只露一角”形容《河灣》的創(chuàng)作特質(zhì),風格上如同小說中以“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民間與都市相結(jié)合”形容河灣的建筑。在張煒筆下,河灣是自然之河、生命之河,是張煒塑造的一處重要的精神原地,是主人公的“精神原鄉(xiāng)”。人生本就像河流那樣源遠流長、蜿蜒流淌,也隨時可能因地勢改變急轉(zhuǎn)直下,去往另一個全新的階段?!逗訛场分v述張煒“精神和心靈的一個關(guān)口”“最重要的一次抉擇”,向讀者展示的是一群躬行的思辨者,一群真正的生活家,一片得而復失的“瓦爾登湖”,一段堅忍卓絕的人生之旅。
對主人公傅亦銜而言,體面的表層之下是一份隱秘的生活,是漂移無定的精神與現(xiàn)實,時常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他傾心于古往今來那些超越者,在心中藏匿了一個最大的“異人”,就是自己隱秘的愛人洛珈。傅亦銜和洛珈在一個散發(fā)著“秋野中特有的香氣”的草垛宿命般相遇,這預(yù)示著這份愛情的美好與純潔。相似的家族經(jīng)歷造就了他們奇特的兩性關(guān)系,以及在生活中既疏離又拼掙的矛盾抉擇。洛珈與亦銜約定“愛情保鮮法”,“分開,彼此獨立,和而不同,相敬如賓;一生熱烈、真摯、渴望”,過一種秘而不示、各自獨立而又靈肉交融、永不“厭倦”的愛情生活。
余之鍔、蘇步慧夫婦遠離鬧市,尋得一處至美的河灣,卻又希望自己“一輩子都不跟‘田園’‘回歸’這些陳詞濫調(diào)沾邊”。即便是這樣警醒敏捷、清澈通透的“大成功者”,在時代洪流的裹卷與襲擾中,最終仍然落敗。見證了余蘇夫婦從激越到頹喪、從頂峰到谷底的全過程,傅亦銜憐憤痛悟:怎樣走向忍韌堅卓的人生,沖破濃霾重重的命運迷局?
他們是思辨者更是生活家,他們躬行的那條路總是更加孤獨。這種選擇,關(guān)于人生秩序的打破與重尋,也是張煒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回答,因而《河灣》也被稱作有關(guān)當代生活的告別與重建之書。
以家庭切入“回答問題”
迎接考驗的一份心靈記錄
《河灣》的創(chuàng)作是典型的張煒風格,歷經(jīng)多年的構(gòu)思和沉淀,素材積累時間很長,“很多東西需要在時間中沉淀,時間短了不行,這與釀酒一個道理。《河灣》是構(gòu)思十多年的作品,信息時代,尤其疫情期間封閉起來,人們要面對和回答很多尖銳的問題,我用《河灣》來嘗試回答這些問題。這四五年對每個人精神上的考驗都很大,這也是我迎接考驗的一份心靈的記錄?!?/p>
“《河灣》以兩性為入口,傅亦銜夫婦的關(guān)系既不是薩特和波伏娃那種西方的情侶關(guān)系,也不是中國民間的隱婚。他們設(shè)定的目標更大,就是怎樣和人性中的厭倦、厭煩作斗爭。”在張煒看來,家庭是最容易表現(xiàn)人性特征、特質(zhì)的一個方面,而人類的陳舊感、厭倦感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份友誼、一份愛情,都會有陳舊感,都會引起厭倦,這是人類生命中不可克服的東西,幾乎表現(xiàn)在一切方面?!睆垷樥J為這是人類的一個“大坎”,是個人和集體都需要面對和警惕的。
“看起來是寫兩性、婚姻,實際上是面對人類亙古以來永恒的命題,其不同在于,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各種考驗疊加,每個人迎接的考驗更直接、更頻繁和更復雜?!边@引起了張煒的深度思考,“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難以逃脫,都要面對這些問題,有的甚至是底線問題。這四五年來,從網(wǎng)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各種打得不可開交的爭論。這是因為考驗逼近了,加重了。數(shù)字時代,信息傳播加速,將各種尖銳問題推到人的面前。我們一個月內(nèi)遇到的問題有時比過去一年都多,沖突性、激烈性加重了,我們不得不直接面對?!边@個時候“人尤其要面對一些大問題”,“厭煩和厭倦在網(wǎng)絡(luò)時代、數(shù)字時代加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快速地頻繁地抵達你的視覺、感覺?!?/p>
張煒以傅亦銜夫婦家庭的描寫切入,不僅聚焦他們的愛情、特別的生活方式,更關(guān)注的是圍繞其間方方面面的問題,“關(guān)于家族的、機關(guān)的,關(guān)于理想的、環(huán)境的,一個年輕人進入社會后必要面對的一切:怎么持續(xù)下去,生活怎樣展開,怎么在職場打拼,怎么創(chuàng)業(yè),怎么應(yīng)對衰老……”在張煒看來,財富問題、日常生活問題,都是對人的考驗,“過了這個坎兒還有另一個坎兒,這都與人的厭煩、厭倦、陳舊感有關(guān)。心弦不能一直繃緊,太緊就斷掉了;但松弛了,目標不清晰、意志不頑強、沒有足夠的韌性,就會垮掉和潰敗,甚至腐敗?!睆垷樥f的腐敗是關(guān)于精神的,事關(guān)人的心靈品質(zhì)和日常操守,“這本書實際上就寫人性中要直面厭煩、陳舊感對我們的腐蝕,怎么樣具備韌性和力量,防止人性中必要來臨的腐敗?!?/p>
許多人認為,《河灣》是目前張煒與現(xiàn)實生活對接最為緊密的作品?!懊總€人都要回答網(wǎng)絡(luò)時代各種問題:怎么對待厭煩?怎么對待愛情、友誼、事業(yè),怎么對待網(wǎng)絡(luò)、手機、信息的困擾和壓迫?怎么對待各種莫名其妙的侵犯?很多緊迫的問題逼到眼前,不得回避,需要面對和處理。這本書就是回答逼到眼前的各種問題的?!?/p>
思考新的創(chuàng)作方向
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和沉思錄
《河灣》是張煒探討當下都市人物命運的一部書,是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和沉思錄。從《古船》《九月寓言》到《河灣》,張煒一直在反思時代和人性之變?!逗訛场犯窍M此籍敶R分子在時代巨變之下,個人精神道路的重新抉擇?!逗訛场返闹魅斯谝堰^中年之時,跟過去做了一個不可能回頭的告別。張煒也在這部小說中做了一次創(chuàng)作上的“拐彎”:“人的一生僅僅對得起自己的經(jīng)歷,也將是至艱至難的一條長路。人首先背叛自己,然后背叛其他?!边@部作品體現(xiàn)了一位成熟作家對新的創(chuàng)作方向的思考。
在《花城》出版社社長張懿看來,《河灣》讓讀者感受到張煒在創(chuàng)作上不斷積淀、不斷探索的一種轉(zhuǎn)向,充滿一種融會了古典的風骨和現(xiàn)代的精神,是極具辨識度的作品。張懿認為,《河灣》展示了知識分子日益深重的迷茫、痛苦,和一部分人的覺醒與抉擇,貫穿小說的“河灣”生活,彰顯著張煒追求本真的人情味和與古人相仿的避世隱逸之趣。時代風云的變幻,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讓這部小說呈現(xiàn)出深邃的思想和藝術(shù)的韻致。
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吳義勤認為,《河灣》是張煒繼《你在高原》后的又一家族小說,延續(xù)了他一貫的風格,同時也有著新的追求和探索,“逃離與回歸、漂泊與救贖、現(xiàn)實與浪漫、批評和禮贊,這些豐富駁雜而多維的精神主題,構(gòu)成了張煒小說的哲學思想深度和詩性抒情風格。作品中那些奇崛的想象和極具個性化的敘事語言,使他的小說擁有富于辨識度的審美品格。”
《河灣》面世以來,引發(fā)了文壇的普遍關(guān)注和思考,也得到了讀者的廣泛關(guān)注和積極反饋,榮登各大閱讀榜單,連續(xù)登上“暢銷榜首”,相關(guān)推文也成閱讀爆款。對此,張煒表示,相對于一時的暢銷,自己更看重作品在較為漫長的時間里的積累,“需要放在時間的長河里獲得判斷、鑒定,也包括數(shù)量的積累?!?/p>
半個世紀積累2000萬字
一生最高的理想是寫出好詩
20世紀80年代,二十多歲的張煒連續(xù)獲得全國小說獎,特別是1986年,又以一部長篇小說《古船》蜚聲文壇,其實,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始于初中,“初中我在油印的校辦刊物《山花》上發(fā)表了多篇散文,1972年初中畢業(yè),那時推薦上學,我與幾個文科好友沒有上高中,就成立了一個詩歌小組,開始寫詩?!睆椫敢粨]間50年過去了,半個世紀的積累,他的寫作大河已匯集了2000多萬字的作品。多年來,這條大河的脈絡(luò)不斷延展交錯,完整貫穿了新時期文學的發(fā)展進程?!逗訛场肥菑垷橀L河式寫作中的一處回漩迂曲的景觀,從往日轉(zhuǎn)折流向當下生活。小說在河灣處沉淀理想激情,積蓄更為深刻的哲思,追問當下,展示了一個人在歲月長河中的堅持和浪漫主義。正如他自己所言,“像過去一樣,講述一定伴隨了自我拷問,經(jīng)歷一場靈魂的洗禮。如果不是如此,寫作將變得輕浮”。
小說為文壇的張煒加冕,但在他的文學版圖中,詩歌卻是第一位的?!拔乙簧罡叩睦硐刖褪菍懗龊迷?。我的長篇和散文如果說有點成績的話,那也是與1972年開始的對詩的追求分不開的?!痹趶垷樋磥?,文學的核心是詩,杰出的長篇小說的核心也是詩。抓住了詩就抓住了文學的核心,寫什么都不會例外?!拔沂窃谠姷淖非蠓矫娌粫!睋?jù)張煒介紹,以后再編詩集,就要將1972年寫的《溪水曲》一詩收錄進去,“保持那種童年的清新也許十分重要”。張煒至今已經(jīng)出版了十多部詩集,其中的長詩《不踐約書》《鐵與綢》反響熱烈。
在張煒看來,純文學就高不就低,需要時間的融化和消解,“我更看重書在時間里的積累?!倍啊蟊姟汀嗣瘛菚r間的代名詞,”張煒表示,“為人民寫作、為大眾寫作,正是指為時間寫作。有志向的寫作者要回應(yīng)自己的心靈,這個回應(yīng)即為時間,經(jīng)受時間的檢驗,也就是為人民為大眾而寫作?!?/p>
《河灣》精彩摘錄
1.有人總是將自己的一生凌駕于他人的理解之上。
2.從少年到青年,逃出林野,走過呼家店,越過大沙河,繼續(xù)往前,直至今日,已經(jīng)真的老大不小了,卻仍未找到一個真正的歸宿:至今還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家。
3.是誰、是什么,最終妨礙了你的選擇?不知該怎樣回答。是虛榮,是膽怯,是按部就班和一意追隨的軟弱?是無能為力與慵懶遷就?好像都不是,真的不是。我要如實回答,只能說:因為愛。
是的,我讓生命中的一切都服從于它,將其視為最神圣最不可侵犯之物。我為此付出了所有。
4.我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靜下來讀幾本好書。這個自少年時代養(yǎng)成的習慣,即便在難以糊口的流浪歲月也沒有中斷。可悲的是當我獲得了穩(wěn)定而體面的生活之后,卻難得有一次酣暢淋漓的閱讀。書多了,時間沒了。再就是愛,那種實打?qū)嵉某两渲械膬尚韵鄲偅蛘哒f心旌搖蕩的時光變得如此稀薄。
5.山河本身比我們浪漫,它其實是自帶光芒的。我們一激動,就顯得蹩腳了。
(2022年第17期)
【責編 李鵬】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4-21
浙江古籍出版社2025-03-21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2-17